-
在全国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上,北京市的殡葬惠民工作获得肯定,并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全国同行进行推广。
-
截至4月5日,全市111处公墓共接待清明扫墓群众278.1万人,其中清明小长假三天时间接待160.1万人。副市长丁向阳昨天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检查工作并慰问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
-
今年市民政部门推出了系列殡葬惠民新政,为市民提供零消费骨灰海撒、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消费及万元骨灰安置。其中,万元骨灰安置将首先在市属14家公墓开展,清明节后就可以电话预约。今后,这些万元以下的安葬方式将逐步在本市33家经营性公墓内推广。
-
今天是清明“正日子”,记者在八宝山公墓现场看到,大批市民赶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前往各公墓祭扫亲人。截至上午10时30分,全市扫墓点已接待扫墓群众24.2万人,扫墓车辆3.8万辆,其中八宝山地区4.4万人、扫墓车辆3220辆。
-
在96156网络墓园中,殡葬管理部门也提供了9种网络墓园模板,不少人也选择了现代型、优雅型、浪漫型墓园。这些网络墓园中,或者有荷花点缀,或者有飞鸟掠过,又或者是以江南水乡为背景。
-
本报讯 今年,北京清明扫墓的安保等级启动“升级”。昨日,警方表示,清明期间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等人流量较大的重点陵园、公墓门口增设安检岗,祭扫市民“逢疑必检”。
-
今年111处墓地预计接待250万人警方提高清明扫墓本市安保等级—— 重点陵园墓地今年逢疑必查 考虑到莫斯科发生的地铁爆炸案,北京警方提高了今年清明扫墓的安保等级,在人流量较大的重点陵园、墓地门口增设安检岗,对进入的人员逢疑必查。
-
整盒的点心,整只的鸡鸭、整瓶的好酒……今天上午,记者在八宝山人民公墓新五区看到,一些墓碑前摆放的祭品甚至将墓碑“淹没”,记者粗略计算,部分墓碑前摆放的祭品价值超过500元
-
公安干警手捧鲜花进入烈士陵园,准备祭奠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牺牲在新疆维稳一线的郑州特警沈战东同志(4月2日摄)。
-
一年一度复清明,一系列变化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在安徽合肥,今年清明节主题被定为“文明低碳祭祀,平安和谐清明”,倡导人们通过鲜花、绢花、卡片来表达追缅之情;北京的民政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了网络“代祭”服务;南京有的公墓推出了“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