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死亡人口接近1000万,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殡葬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加大推进绿色殡葬,并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第九届生命文化节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七次年会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邹文开表示,适应殡葬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需要为殡葬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据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人口的逐年递增,我国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我国老龄化人口将以3.28%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最终在2050年左右到达峰值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中国殡葬协会官网数据则显示,中国每年死亡人口接近1000万,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殡葬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殡葬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找到专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提高殡葬专业师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探索“人文素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殡葬专业人才。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多渠道开展职业培训,特别是探索实施殡葬专业1+X证书制度,面向全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全国共认定了包含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葬协同创新在内的480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现代殡葬协同中心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批准成立,与秦皇岛海涛万福环保设备集团联合共建,并由该集团每年提供100万工作经费支持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机构。该现代殡葬协同创新中心旨在通过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生命文化创新、殡葬业务创新、殡葬政策理论创新、殡葬政策和业务专家咨询服务等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殡葬行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
现代殡葬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历时三年围绕着节地生态和殡葬环保,取得了发明专利7项(均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5项,起草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此外,“尾气后处理设备排放实时在线连续监测”科研项目,是现代殡葬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该设备,实现了火化设备尾气排放污染指标超限自动报警;实现了在线监测排放污染数值,将实时数据传输,方便管理部门实施殡葬环保监测与管理,促进设备制造厂家不断改进设备环保质量。
“节地环保生态葬室内葬”项目,是现代殡葬协同创新中心又一个重要成果。该科研成果将以往的传统“水平安葬”转换为现代式“立体楼房”安葬,由“入土为安”理念正逐步向“入室为尊”转变,人性化服务同时具有节约土地、环保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