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2019年中报净利38202.20万元,同比增长16.36%。根据2018年福成股份墓地营收来看,销售出去的墓地有2748个,而营收则为2.61亿,也就是说,一个墓地竟然高达9.5万元。要知道的是,墓地的面积一般也就是一二平米,可见,这墓地简直比北京的房价还高啊!高利润率以及不断上涨的墓地价格,引发人们对墓地行业的长期关注。在北京,有些墓地甚至已高达30~40万元/平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价格偏低的“小产权墓”也同时出现,但价格依然不低。
图片来自聚富财经
图片来自聚富财经
墓葬价格高昂带来沉重民生负担,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多年前就有顺口溜说“死不起,火化一个一万几;葬不起,墓地几万一平米。”就如纠结的房价,屡调屡涨。打破垄断的方法提到了,经济适用墓推出了,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生态环保葬法也宣传了,甚至有人建议推墓地管理“国八条”……可墓葬价格依然直往上蹿。面对这种现实,固然需要拷问政府的责任,但民众何不认清现实,主动改变观念呢?
墓葬之贵,并非中国独有。我们的近邻日本,虽然法律规定经营墓地必须经过地方政府的许可,但事实上却不存在垄断,民营墓地、寺院墓地、公营墓地和公园墓地都有,但价格依然高昂,即使这些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墓地价格却一直坚挺,特别是在大城市,用“寸土寸金”形容一点不过。日本民众和我们一样,对高价抱怨强烈;但一阵持续地抱怨之后,不少民众主动地改变了观念,或选择购买和自己生活毫无关联的偏远地区的墓地,或选择生态环保葬法,主动把城市的高墓价留给了有钱人。
日本也有顺口溜,但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丧葬之人欲断魂”,而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请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那里没有我/并没有长眠/化作千丝万缕的风/吹遍那长空。”中日在墓葬的习俗方面,很多是相似的,“人死即去了他界,从此阴阳相隔”,都强调死后安息,墓地永久留存,以供子孙后代拜祭。但为何日本人能转变观念,而我们却很难,始终停留在抱怨之中?这既有民众观念的问题,更有政府管理服务缺位的问题。
任何观念的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现实的倒逼,更有政府的宣传引导。比如,针对“死不起”的问题,日本政府做的工作就比我们多,一是实行分类管理,保障廉价墓地的供应,既有公营墓地的抽签,也有对普通墓地的户墓代代相传的要求,社区化与艺术化,一墓多穴,一户使用,代代相传,还有对偏远地区墓地维护的标准,许多100多年前的墓即使已经无主也多半保存完好,还有专门的海葬管理条例,致力推动海葬文化……
墓地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带来的土地供需矛盾。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加上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未来城市墓地的供应将更加紧张,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依然会保持价格上涨态势。面对严峻的现实,政府的作为显然不够,不应该任“生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自然滋长,而应该向邻国学习,进一步采取措施消除殡葬暴利,打破行业垄断,出台墓地墓园规划标准,加强“炒墓”“捂墓”监管,促进殡葬行业信息公开透明,分类供给,以及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厚养薄葬”的理念。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殡葬不仅是个体生命终结的仪式,也是家人、亲属表达对逝者哀悼追思的方式,更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与民生情结。“请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那里没有我”,但只有首先确保逝者“各得其所”,才能回归到理性的“逝者安息”上来。墓地是特殊商品,如果纯粹靠市场来调节,就难免重蹈房地产发展的老路。死者与生者已不相念,但生者面对死者无处安息,依然会忍不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