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选墓顾问
010-89177864

为生命坚守最后的尊严

初秋的清晨,空气透彻微寒,南京市殡仪馆的告别礼堂里,一场接一场的人生谢幕仪式,正哀伤地进行着。签到、戴花、列队、鞠躬在呜咽和愁容中,一个个生命永久地离去。不管生前是否受过疾病的摧残、车祸的痛楚抑或生活的磨难,此刻,他们都是安详的。这份安详

初秋的清晨,空气透彻微寒,南京市殡仪馆的告别礼堂里,一场接一场的人生谢幕仪式,正哀伤地进行着。签到、戴花、列队、鞠躬……在呜咽和愁容中,一个个生命永久地离去。不管生前是否受过疾病的摧残、车祸的痛楚抑或生活的磨难,此刻,他们都是安详的。这份安详,要感谢一个特殊群体殡葬化妆师。

“记不清给多少逝者送行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体面地告别人世。”9月20日,王再荣师傅推开了化妆间铁门这里,是他坚守的阵地,从清晨6点开始,30年不曾间断。

一进化妆间,感觉很冷。王师傅说,低温利于遗体保存。苍白的墙、冷冷的地,间或有黄菊陪衬,3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停放着7张担架,还有王师傅常用的那辆化妆车,整齐摆放着各种油彩。

化妆前,王师傅总是习惯性地将遗体的头部轻轻托起,放于枕上,左右照看一下,检查是否歪斜。“轻抬轻放、遗体规整是每一个化妆师的业务守则。”王师傅轻轻说道。

“同样是涂油脂、打粉底、擦腮红,与常人化妆‘锦上添花’不同的是,遗体化妆需要让遗容看起来有生气,仿佛活着一样。”紧接着,王师傅给一位38岁的男性化妆。男子从鼻梁到额头的皮肤,均呈现黑紫色。只见王再荣熟练地操起颜料笔,在调好的碗里蘸了几笔,便在遗体的脸上轻扫几下,再用海绵轻轻地将粉底抹匀。“看,脸色马上就不一样了调色,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年届五十的王师傅,对效果很满意。“遗体损伤严重的,我们会让家属拿照片来,还要清洗缝合,打底遮盖,最长的要花费十几个小时。”

工作即将结束,再巡视一遍遗容,是王师傅多年不改的习惯。“不让面部留下看得见的伤痕,既是尊重死者,更是慰藉亲人,这也许是我们唯一可以帮到生者的。”

30年来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如今日一般。王师傅的工作不需要交流,不需要沟通,但必须精准、细致,且耐得住寂寞。

王再荣说,干这行,要学一些雕塑手艺,因为要修补破损部位;还要学点油画手艺,因为上妆要靠油彩调色;还要有医生动手术时的体力精力,因为一站数小时早已是家常便饭。数十年来,王再荣的“化妆笔”服务过很多政界、军界、文化界、娱乐界的名人。

“老婆、儿子知道我干这一行,但从没来看过我工作。”健谈的王师傅,此刻有些落寞,手中的烟头静静地燃烧。“不能随便和人握手、交换名片、上门拜访,这些,都在其次;不能随意告诉别人自己从事的职业,不能骄傲地说自己获得的成绩,才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酸苦。”

也许生与死的话题太过沉重,也许背负的社会压力太重,也许还有其它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尽管干得很出色,王再荣还是坦言:“下辈子,我还真不一定再干这个了”。


采访结束时已是下午4点多。按本地风俗,葬礼在正午前办完,此刻的殡仪馆已是静谧异常。太阳斜倚在西山上,法桐落寞无声地在路上叠出一层层影子。忙碌了一天的王再荣走出化妆间,慢慢走向远处,背影有些孤单。

想起了他临别前的一番话:“谢谢你们来采访,其实我很乐意讲讲我的工作,只要你们愿意听。初入行时还想不通,看过这么多生死离别,什么道理也都通了。360行,我就碰巧选了这一行。有人打过比方,说我们和助产士一样,都是生命的见证者,一个见证生,一个见证死这个比喻,让我感到荣幸。那就……”王师傅挥了挥手,记者知道,这一行的规矩,不说“再见”。
 

合法公墓
均为民政局认证
购墓合同
与陵园官方签购墓合同
专车免费
陵园专车免费接送 看墓省心
现金优惠
必有优惠和赠品
专员服务
全程陪同1对1服务